close

 


想成功還是想失敗?


本篇文章摘自:商業周刊第 1058 期


作者:何飛鵬


 


一個年輕人在我的部落格上留言:他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理論,感到困擾,一種是華人首富李嘉誠的說法,凡事花百分之九十的力氣想失敗;另一種說法則是許多勵志老師的理論,要多想像成功,最後才能成功。


這是截然不同的說法,似乎都有道理,但又相互矛盾。到底是該想成功還是想失敗?


看到這則留言,我感觸良多;因為有太多的讀者問過了類似的問題,有必要一次徹底講清楚。


首先說明,這兩種說法都正確,但適用情境不相同。李嘉誠的說法是以一個企業家的角色,談論經營事業與投資事業。在進行投資規畫時, 李 先生強調要先想像失敗,假設失敗他承受得起、假設失敗他有能力應付、假設失敗不會讓他傷筋動骨,才會考慮投資。這是在事前的風險評估上,他放大失敗的因子,以徹底瞭解失敗;能管理失敗,才能進一步享受成功。「諸葛一生惟謹慎」、「小心駛得萬年船」, 都是李 先生經營事業的名言。


至於所有的勵志書、勵志老師的說法:要想像成功,則通用於整體的人生態度,強調的是要正向思考、要樂觀看待一切,對未來要有信心。當我們樂觀的想像成功時,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會向成功邁進,最後成功的機率就會變大,就更容易成功。


這種「想像成功、邁向成功」的說法,是相對於悲觀與逆向思考。當人沉湎於哀傷與負面的情緒中,所有的狀況都是不利的,你無法用最好的自己,面對外在的變動,當然失敗與失手的機率就會提高。


想像成功,讓我們擁有最佳的心情、最佳的體能、最佳的鬥志,當然我們有機會獲得最佳的結果。


結合李嘉誠和勵志書說法:李嘉誠的人生態度也是樂觀進取、想像成功、追逐成功的。但在他進行新事業投資時,他謹慎評估、設想失敗的可能和原因,並嚴密控管失敗,當他確定能有效管理失敗時才下手。這兩者完全不衝突,各有不同的適用前提及情境。


樂觀進取、正向思考、想像成功是永恆的人生態度;而考慮失敗、計算失敗,只有在進行投資的精算時適用,就算當下精算失敗的可能,但其人生態度還是樂觀進取的。


應該這樣說:每一種理論、說法,都有其假設、前提與適用範圍。因此看到任何說法,不只吸收其結論,更要仔細瞭解其前提假設,才不致混用、誤用。有時候這些理論像法律,有的位階高、有的位階低,適用有先後、有主從、有大小,尤其當其有講法上的衝突時,就進一步分辨。


我最怕遇到愛讀書,但又消化不良的人,這種人把所有的知識都全盤接收;就算有所衝突,也不加分辨,結果不是用錯知識,就是自相矛盾。知道分辨成功與失敗的衝突,才是真正融會貫通的開始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我就是這種容易陷入矛盾思考中的人,常常因為這個人說的有道理,那個人說的也有道理,腦子就陷入小混亂中...., 所以看到這篇時,就覺得被點醒了一些東西,想趕快放上來,免得忘了....

其實我並沒有辦法一週看完一本商業周刊的,因為我的頭腦有時會打結。(就是看到那種銀行財經的分析數據之類的,但看文學小說好像就不會…)

他的專欄我都會看,因為還蠻容易了解的。看到這篇時,其實我也有相同的疑惑,也想聽聽他的說法。


嗯…所以說,像我這悲觀的人應該要用正面的思考囉~~
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yako 的頭像
    miyako

    miyako's life, music and books.

    miy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